贵州毕节廉哨(5.5):市纪委市监委“察古知今写美文、纪律规矩记心间” 获奖作品展(五)
日期:2021-05-05
来源:贵州毕节廉哨
浏览次数:
字号【 小 中 大 】
视力保护色:
开栏的话:
积极健康展风貌,奋勇争先树形象。
为着力锻造一支政治素质高、忠诚干净担当、专业化能力强、敢于善于斗争的毕节纪检监察铁军,推动实现“毕节纪检监察奋勇前行”目标,市纪委市监委在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开展“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系列主题活动,以“壮筋骨”“抄美篇”“写美文”“长才干”“唱赞歌”等五项活动为主要内容。
继“壮筋骨”“抄美篇”活动之后,近期开展了以“察古知今写美文、纪律规矩记心间”为主题的“写美文”征文评选活动,为全系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推进“牢记殷切嘱托、忠诚干净担当、喜迎建党百年”专题教育营造浓厚氛围。
品读美文、静心养气,廉洁修身、共铸忠诚。“贵州毕节廉哨”微信公众号开设了专栏,从5月1日起,分期推送“写美文”征文活动获奖作品,敬请关注。
风筝
作者:赵焱
3小时过去了,阿霞不停地只顾摆家长里短,我们问询她的事,她却闭口不提,并拒绝了为她准备的午餐。谈话中,她只是在偶然提到8岁女儿时,眼里才会闪过一道不易察觉的光……
我感觉,那是一道充满希望的光。
我和小高对视了一眼,结束了这次谈话:“阿霞,今天就谈到这里。你先回去,我们再联系。”
送走阿霞,我对小高说,“下午,我们去一趟阿霞家,了解一下她的家庭情况。”
来到阿霞家。她不在,开门的是她的婆婆,60多岁,身体硬朗,并不像阿霞说的卧病在床。
“嬢嬢,我们是阿霞的‘同事’,上午她没去上班,我们过来看看。”
老人热情地把我们迎进屋。
屋里家具不多,宽敞、整洁。
客厅的沙发上,摆放着一只破旧的风筝。风从屋外吹来,暖洋洋的,空气里带着淡淡的油菜花香。风筝在春风的吹拂下,不停地摆动着折断的翅膀。
“孙女发高烧,她带孩子到村卫生室输液。”婆婆边说边为我们让座。从婆婆口中,得知阿霞的丈夫没有稳定的职业,家庭的重担落在她一个人的肩上。但阿霞在单位上的事,婆婆只字未提。或许,婆婆并不知晓。
与婆婆道别,我们又来到村卫生室。
阿霞突然看到我们,满脸疲惫惊慌不已。她看了看我,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我知道她在担心什么,向她摆了摆手,硬生生地把她的话挡了回去。
我把在路上买的风筝和水果,递向病床上的小女孩:“这是阿姨送给你的,愿你像风筝一样,自由自在,快乐飞翔!”小女孩瞪着明亮的大眼睛,看着我,没有接我手中的礼物。
我问小女孩:“妈妈说,你最喜欢放风筝了,为什么不要阿姨送给的礼物呢?”小女孩说:“谢谢阿姨的好意!妈妈经常教育我,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能随便要!”
听了小女孩的回答,我顿了一下。轻轻抚摸着小女孩的头,转过身去,看了看阿霞。阿霞停了一会儿,对女儿默默地点了点头。
得到妈妈的应允,小女孩脸上立刻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开心地说着:“谢谢阿姨,我有新风筝了,等我感冒好了,就可以和妈妈一起放风筝啦……”
还没等小女孩把话说完,阿霞别过脸去,泪水夺眶而出,滴落在女儿手中的风筝上。
几天后,阿霞交代了自己的违纪问题。
“多亏了你们,是你们的教育让我迷途知返……”拿到处分决定书时,阿霞如释重负。
阿霞说,今后她将脚踏实地、努力工作,为孩子树立榜样。
“我们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更是我们的镜子。”我和阿霞相视一笑。
透过午后的阳光,我仿佛看到,那只美丽的风筝,在蔚蓝的天空中,正展翅翱翔……(大方县纪委监委)
古风·纪检人
作者:安荣乔
政治监督
六稳六保战疫情,
国之大者铭于心。
树木森林绘生态,
两个维护显忠诚。
护航
惩腐打伞大卷书,
走村串寨把贫扶。
专项行动开新景,
提振乡村把路铺。
四风
纠治盯牢手腿嘴,
监督直面胡作为。
狠刹四风不松劲,
基层点赞得口碑。
三不
笼子扎牢浩气出,
净化生态严如初。
九维三化强震慑,
标本兼治推三不。
巡察
高位推动全覆盖,
威巡战队显英才。
桥梁纽带二维码,
体检功能创平台。
贯通
党规法纪谨遵崇,
四项监督定贯通。
齐放百花推体系,
特殊权利请进笼。
改革
派驻监督前景辽,
四大机制创新高。
提质增效五加七,
同级遵规有十条。
铁军
从严管理口碑芳,
重塑形神挺脊梁。
打造铁军宣正气,
河清海晏凯歌扬。
(黔西县纪委监委)
父亲的“黑板”
作者:裴仕才
如今,在每年春节的时候,无论工作多忙,我都会赶回故乡为父亲上坟,陪陪父亲说说往事,聊聊心中的苦闷,聊聊经历的喜怒哀乐。黄昏下,仅仅是独留的青冢,冷冷清清,无尽凄凉。父亲生前谋生的那块不大的“黑板”,停留在自己记忆的格子里,很久很久,如此清晰。
山的另一边,烟村四五家,炊烟寥寥,都在忙碌除夕的年夜饭。自己完全是一个外乡的中年人,已难以遇见过往熟悉的面孔,心头有一种“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感慨,刺痛无法言语。故乡那儿时玩耍的地方,竟没有一个自己可以落脚的地儿。
30多年前,一个朴素的农村放牛娃儿,懵懵懂懂地跟随父亲走进了小学堂,骑在父亲的肩上,咿呀哇呀,开始了人生的启蒙。虽然说是小学堂,却没有正式的学堂,父亲借用了村上最豪华的建筑,一座两间不大的偏瓦房,做了教室,也是父亲带着我和同龄的娃娃启蒙的小学堂。
学堂的教室里,用木架支撑起来的两块木“黑板”,三个年级共用,父亲这在两块“黑板”前面俯首鞠躬尽瘁了38年。小学堂有三个不大的窗,两个窗朝向东面,可以射进早晨的太阳,沐浴着阳光,跟着阳光成长,拿着语文、数学书,哺育知识的营养。另一个窗朝向铺满青石板的弄堂,这个弄堂就是课余同学们打闹、嬉戏的地方,在这里,父亲陪我度过了最美好的童年时光。现在回想起来,父亲的倾情陪伴,不失为那个年代儿时的一种情怀。
直到上大学的那年,父亲临近退休,在爱心人士的关怀下,村子里修建起了一栋两层明亮教学楼,从此,村里和我一样的放牛娃搬到了新修的学校学习。当时,鉴于严重缺乏老师的情况下,高中毕业我根据父亲的要求,走进了明亮的教室,为比我小得多的放牛娃们开启了他们人生最初的启蒙。很快,短暂的一个月时间的“代课”教师生活结束了,在离开讲台的时刻,五年级一班的孩子为我歌唱的那曲“背包”,时刻在临近的梦里响起,“我那穿过风花雪月的年少/我那驼着岁月的背包/我的青春梦里花落知多少/寂寞旅途谁明了/曾经为你痴狂多少泪和笑/曾经无怨无悔的浪潮……”,嘹亮的曲调充满了祝福,铿锵有力的歌声装满了胸膛,些许的忧伤,映衬了奔向未来的希望。
在村里上小学三年的日子,伴随我成长的都是每天放牛、割草喂牛,反反复复。后来,转学到中心小学读书的时光,我迎来了人生的第一个转折,正式走上了将近20年的求学路,向着梦想、向着远方,前行,跌跌撞撞,以自己的方式去追寻着生命的真谛。
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10年,一个农村的放牛娃实现了进城的梦想,从一个无知的放牛娃蜕变为纪检人,行走在磅礴乌蒙的天地间,从一个个的未知探索新的一个个未知,俯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用全部的生命去捍卫群众的正义,做群众的贴心人,一往无前,以沉稳的脚步丈量着脚下的土地,以真情换取群众的信任,以内心的坚守保卫寻觅的真谛。人的一生虽然不能拓展生命的长度,但一个人的人生,需要不断发掘生命的宽度,而不是碌碌无为,蹉跎岁月,虚度了年华光阴。
身为一个纪检人的我,在组织的关怀下,以一面飘扬的旗帜,插上了威宁县板底乡那苍苍欲滴的“芦虹高原”,用两年多的时间去脱贫攻坚的战场与彝族同胞一道并肩战斗,秉持“用心、用情、用力”的原则,勤勉努力,不辱使命,让矢志不渝诠释一面旗帜飘扬的力量,沉甸甸,铸造了纪检人在脱贫攻坚战场的特殊使命和忠诚。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咱老百姓和共产党人的欢声笑语,汇聚成了一段茉莉花般的对白,以一种特殊的芳香,为历史画上了一个时代完美的句号,转瞬间,全新的征程“正道沧桑”拉起历史的车轮向前进。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冲出桎梏的“围城”,踏寻一缕新春吐露的芬芳,沐浴春风,信誓旦旦,悠然诗与远方。
“路漫漫其修远兮”,俨然“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道路茫然,注定了我孓然一身,走向尽头,但不忘却沿途一道道美丽的风景……
母亲对我说,你爸爸对他的“黑板”的挚爱,是励志改变我们那个穷山旮旯的一种特立独行男儿轻狂的担当。他的青春年华,他的生命之光,全部凝聚在了那块小小的“黑板”上。在山旮旯里只求和睦相处,团结邻里,坚守一生,难能可贵,用全部爱来经营一个摇摇欲坠、朴素清贫的家,值得你用廉洁修身去践行一辈子,永远珍藏。浮现在眼前的是父亲办公的那张书桌上堆满的粉笔头、厚厚的粉笔灰、无数的粉笔字,依然流觞曲水,没有颜色的退却,充满回味。“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因父亲的因病离世,母亲每当给我讲述他们的相识相遇相知相守的故事时,总是唯唯诺诺,吞吞吐吐,揉脸抹泪。原来,咱父母的爱情,
是两尺“的确凉”的贯穿起来的纽带,它见证了一个世纪朴实的爱情,匆匆的那些年,平平淡淡。
……
徜徉在牛年的春天里,新春已然谢幕,蓦然回首,灯火阑珊处,七星城的台前幕后,繁华无尽,炮竹声声辞旧迎新,新征程开局演绎的歌谣,飘扬在磅礴乌蒙大地,在每一个角落,温暖人们的感情,抚慰人们的灵魂。(毕节市纪委监委)
https://mp.weixin.qq.com/s/4YiE4f21vhJvktJU99Nkm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