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媒体聚焦 > 

贵州毕节廉哨(5.2):市纪委市监委“察古知今写美文、纪律规矩记心间” 获奖作品展(二)

日期:2021-05-02

来源:贵州毕节廉哨

浏览次数:

字号【

视力保护色:

 

开栏的话:
      
       积极健康展风貌,奋勇争先树形象。

       为着力锻造一支政治素质高、忠诚干净担当、专业化能力强、敢于善于斗争的毕节纪检监察铁军,推动实现“毕节纪检监察奋勇前行”目标,市纪委市监委在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开展“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系列主题活动,以“壮筋骨”“抄美篇”“写美文”“长才干”“唱赞歌”等五项活动为主要内容。

       继“壮筋骨”“抄美篇”活动之后,近期开展了以“察古知今写美文、纪律规矩记心间”为主题的“写美文”征文评选活动,为全系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推进“牢记殷切嘱托、忠诚干净担当、喜迎建党百年”专题教育营造浓厚氛围。

       品读美文、静心养气,廉洁修身、共铸忠诚。“贵州毕节廉哨”微信公众号开设了专栏,从5月1日起,分期推送“写美文”征文活动获奖作品,敬请关注。

 

赞毕节纪检监察
作者:熊剑
(毕节市纪委监委)

       巍巍中华,源远流长,黔贵大地,磅礴乌蒙。淬火铸剑,怀利器以惩贪腐;春风化雨,转柔肠而为黎众。监督保障执行,政令通达四方;促进完善发展,试验区熠熠生光。

       两个百年,民族复兴,反腐倡廉,立国之本。十八大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树“四个意识”,践“两个维护”,入心化行讲忠诚,持续深化促“三转”,驰而不息纠“四风”,铁腕执纪护脱贫,聚焦关键惩腐败,系统谋划推改革,创新机制促巡察,锤炼本领强队伍。

       务实笃行,劈波斩浪,党建引领,凝聚力量。脱贫一线,青春飞扬;扫黑除恶,鼓声铿锵;疫情防控,保稳护航;监督检查,权力入笼;审查调查,勇于担当;标本兼治,融汇贯通;刀刃向内,气势昂扬;教育培训,队伍建强。除腐恶与民谋利,疏梗阻纲举目张。排线索,抽丝茧,部门齐头并进。树权威,立优势,派驻花开满园。延触角,强震慑,巡察利剑高悬。

       嗟乎!凡是过往,皆为序章。牢记重托,百年建党。忆峥嵘岁月,扛使命担当!

 

用心体会生活
作者:张翼
(纳雍县纪委监委)

       上高一的那一年,我才第一次进县城。

       老家离县城三十来公里,乘车需要一个多小时,若是步行,大约在六个小时左右。

       高中三年,我徒步走过很多次。

       对于三十公里这个距离,估计父母也是听别人说的,因为小路上没有一块标志里程的东西。

       父亲说他的亲表姐就住在县城里,是我的表姑,到县城只要去到她家,吃住的问题就算有着落了。在父亲的印象中,表姑很多年以前来过我们家一次,那时恐怕我都还没有出生,所以我压根不知道她的模样。

       临行前,父亲反复叮嘱好几遍表姑的名字和她家的具体位置,叫我一定要牢记。父亲心里很有底,所以,他没有陪我一起去县城,当然,也是为了节约5元钱的客车费。

       县城就是不一样,车水马龙的,那壮观超出了我以往对县城的模糊想像。

       房子一栋挨着一栋的,并且都是很多层的楼房;有很多车辆,时不时都会有一辆从自己跟前驶过。

       农村与城市差距的确很大,安逸舒适的生活着实让人向往,难怪农村人喜欢往城里走!

       那时候,在农村老家是很难看见一间平房的,那里普遍都是木房或者石房,上边几乎都是盖土瓦或是石板,甚至有的还是泥巴筑的土墙房,上面盖着很厚的毛草。说到车辆,更是少得出奇,要走上几公里才有一条公路,一天也没几辆车经过。

       到了表姑家,我说了父亲的姓名,拿了两袋从老家带来的大豆和玉米面给她,她很高兴,顺便问了我一些农村的变化及父母的近况。

       交了房租,表姑让我住平房楼顶的“偏屋”。其实那是一间储物间,很宽敞,但没有窗户。

       这是从平房顶上砌起来的房间,中间高两边矮,呈三角形状,屋顶是用石棉瓦盖的,有的地方已经破了,外面的光线透进来白亮亮的。

       门是用不规则的木板钉成,没有门框,有很大缝隙。住下后,我找了一些纸壳把靠屋的一边用胶水糊上,总算成了一扇简易的门,每天晚上睡觉时都要用劲挪动才能关上。往后些,我又把屋内全部贴了一层报纸,显得干净、明亮了许多。

       冬天时,寒风一阵一阵的从门缝外吹进来,感觉比老家的木房还冷;到了夏天,门几乎不用,就是蚊子多得出奇。

       表姑家有一百来平米的不规则的几块地,每天下午放学或是周末,她都让帮时不时的打理。

       浇粪、施肥、撒菜籽、植大豆、种南瓜、支竹架……都是一些琐碎的事。

       在县城读书的三年里,一直都在表姑家居住。三年的高中生活,抢抓学习的同时,一边也在适当季节为表姑抢抓农作物生产,做到读书干活两不误。

       有时候,表姑家有客人来,她会站在屋檐下大声喊我的乳名,让我下去帮忙洗菜、打扫房前屋后卫生、给客人倒水沏茶等等。

       表姑逢人便说我是她亲侄子,夸我懂事、听话、做事认真负责。

       说到城里的生活,那时候偶尔回家,对农村的伙伴们谈起自己在县城里的所见所闻,他们都羡慕不已。

       前些日子,要去远房亲戚吃喜酒,儿子听说是到农村去,显得很不情愿的样子,一路上始终闷闷不乐。大约是经常听到我说起以前的农村生活,所以,他认为农村仍然还贫穷落后。

       到了终点,下车眺望如黛青山,走进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呼吸到清爽宜人的新鲜空气,进入宽敞明亮的三室一厅房间,儿子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那天,儿子和他同龄的小朋友玩得很开心。第二天临走时,他说希望我经常再带他去农村玩。

       小时候,经常听父母讲“过难关”的日子、每天“二两面”的生活、“大集体抢公分”的场面等等生动故事,那时还不理解每一个词所代表的具体含义,也很难想像其中的艰难程度。

       上学后,逐渐接触历史,才慢慢明白父辈所过的艰苦岁月,真正体会到父母生活不易。相比之下,自己在求学途中的经历,也只算得上是成长中的一点考验了。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实际上,现在勤俭节约、乐观向上的很多性格特征,一部分是父母的言传身教,一部分则是生活磨砺所养成。

       诗人席勒说,我坚守自己的信念,沉默而顽强地走自己认为应该走的路。

       这句话给了我前行的力量和勇气。

       “每个人身上都背着一个生存的重担,艰难地行走。可是,生活向来属于用心体会的人。”

       “每天温习一遍自己的人生目标,就是要人们在逆境中自己给自己打气,自己给自己坚持下去的理由和自信。”

       在《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一书中,一句句励志的话、一股股向上的力量激励、感染和启发着我。以此,我引用了其中一句话作了本文的标题。

 

满江红·咏纪检监察队伍(新韵)
作者:陈雪松
(大方县星宿乡纪委)

       人间正道,执纪监督惩奸孽。肃腐贪东风吹遍,谁敢饮盗泉。两袖清风扬正气,一副公心照汗青。心忠诚,身干净,思无邪。

       铭初心,担使命,守民生,护廉洁。誓要人间宵小,终绝灭。党纪严明功在我,任尔征途艰险恶。且看神州万里,作风清冽。

https://mp.weixin.qq.com/s/jXh0ZVvovXjQWXO2W2Rbs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