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要闻 > 

跟腐败分子的较量 必须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记六盘水市水城区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赵江

日期:2025-09-12

来源: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

浏览次数:

字号【

视力保护色:

编者按:

为表彰先进、弘扬正气,9月11日,全省纪检监察系统表彰大会在贵阳召开,对全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进行表彰。这次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是全省纪检监察战线中的优秀代表,也是纪检监察干部学习的榜样。

省纪委监委网站、微信公众号、“清廉贵州”客户端推出“榜样”栏目,宣传表彰对象的先进事迹,激励全省纪检监察干部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高质量做好纪检监察工作,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贵州新风采提供坚强保障。

跟腐败分子的较量

必须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记六盘水市水城区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赵江

近日,水城区纪委监委接到公安机关消息,发现某涉案人员在外省某地。随后,赵江带着专案组人员凌晨4点赶到涉案人员所在地,在外地纪检监察机关和公安机关的协助下,又于当天马不停蹄地将涉案人员带回六盘水。像这样“日行千里”跨省开展调查工作对赵江和专案组的同志们来说已是工作常态。

赵江现任六盘水市水城区纪委副书记,进入纪检监察机关8年来,一直奋战在监督执纪执法一线,截至目前牵头主办或参与的重大案件有100余件,处置、核查、指导各类问题线索500余件,推动挽回经济损失6000余万元。今年,赵江被评为全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

“干工作最怕认真,只要认真什么困难都不怕”

打铁人首先要是铁打的人。纪检监察工作系统性强、遇到困难是常有的事。“为了干好工作既不怕苦、不怕累,又不服输、不放弃”是赵江给同事们的印象。

2017年底从检察机关转隶到纪检监察系统后,赵江被安排在审查调查部门,虽说此前已具备一定法律专业知识,但对纪检监察业务还比较陌生的赵江,一时找不到工作方向。老同志看到赵江因工作推进困难焦虑不安便安慰:“熟悉工作有一个过程,熟练掌握纪检工作要熬上几年。”

“要几年?这种工作被动的局面忍一天都难受。”知道工作容不得自己慢慢适应的赵江在心里暗暗发誓,“必须迅速地适应过来,决不能因为能力不足拖同事们后腿。”

随后他买了很多纪检监察业务书籍学习,还把以前案子的卷宗翻出来对比分析研究。那段时间,除完成繁重的工作任务,他把个人休息时间都利用起来,一天抱着书本和资料啃,书本上的标记、批注密密麻麻,重点知识和学习体悟记了好几个本子,自己学不懂的知识,就往不同的办公室跑,主动向领导和不同业务科室的同志请教。谈起当时的学习状态,赵江说,“要学的东西太多了,只想快点补起来。那时连去食堂吃饭都觉得是在浪费时间。”

正是有了这样的拼劲,赵江的业务能力才得到很快提升,为更好把书本知识用到工作中,他主动参与单位重要案件审查调查等“急难”工作,通过在干中学、学中悟,很快就成为了单位的业务骨干。除了加强自身学习,赵江还把自己的所学所悟归纳起来,写了《审查调查谈话思考》《笔录制作要件要素思考》等10余篇工作心得,帮助单位新进干部更快胜任工作。

在学习上用足劲的赵江,工作上也干劲十足。

2018年的一天,水城区纪委监委信访室接到一位群众反映,8年前他申报的危房补助款被村干部截留克扣。经初步核实,该问题涉及多户群众。

在区纪委监委问题线索分析会上,初核组对该问题展开分析:“这个案子时间跨度长,很多镇村干部都换了人,而且很多当事人现在在外省务工,调查取证有很大难度。”

“群众的问题等不得,有困难也要上。”为尽快查清问题,追回群众被截留资金,赵江带着专案组成员先到乡镇调取危房改造村民资料和补助款发放清册。随后,进村入户核实了解情况。因工作量大,加之该村距城区较远,为节约时间,赵江和专案组人员一个星期吃住在村,一户一户核实走访,有时工作到深夜,有时顾不上吃饭,每人一桶方便面就打发一餐。

村里的工作一结束,赵江又马不停蹄地带着专案组人员远赴福建、江苏、上海等多地谈话取证,通过几千公里来回奔波,在克服重重困难后,查实了多名村干部截留挪用群众危房改造补助金、私分村民低保补助款事实。最终,涉案干部均受到严肃处理,相关款项全部予以追缴并退还给相关群众。

“不管是吃住在我们村,还是专门到外省去查问题,从这一个案子,我们看得出,这些办案的同志,确实把我们的问题放在心上。”当地一位群众领到危房补助款后说。

“怕得罪人,我就不干纪检工作了”

常年在办案一线的赵江,除了辛苦,工作还常常会遇到困难、考验,甚至威胁。对此,赵江始终坚持原则,带头攻坚克难。

“你就是一个拿固定工资的人,何必这么拼命!”赵江在办理一起国企领域案件时,在调查对象家属等对赵江说情未果后,赵江收到了陌生短信,对方恐吓他,“你家情况我都晓得,又没拿你家一分钱,别把事情做太绝了。”

那段时间,一个朋友也跑来“关心”赵江,“某某家族势力大,你不可能一辈子在纪委工作,还是要为自己的以后作打算。”

对此,赵江斩钉截铁回应:“查办案件不是‘过家家’,由不得你我来商量。怕得罪人,我就不干纪检工作了,与其把时间花在我身上,还不如早点劝他交代问题,争取宽大处理。”

赵江不惧威胁,但他的爱人却担心家人的安危。赵江安慰她,“搞这些小动作就是心虚了。党纪国法的威严容不得挑战,你什么时候见过‘警察怕小偷的’”。受赵江影响,他的家人不再担心害怕。

面对打招呼和威胁最有力的回应,就是把案件办实。针对该案件,赵江带领专案组成员一方面以“项目资金走向”为切入口,通过与审计、发改、税务等多部门协同配合,很快从相关工程项目、银行流水等中查实了关键问题。另一方面,用好政策策略,跟调查对象讲政策、讲纪法、讲出路。最终,在扎实的调查取证和思想教育下,调查对象如实交代了贪污、受贿事实,最后受到严肃处理。

打招呼、威胁的有之,自恃手段高明对抗组织调查的也有之。

赵江在查办某司法系统相关案件时,调查对象十余年来在司法系统办了一千多个案子,具有较强的反调查能力,其不光在收受财物时极力做好隐蔽,在得知相关行贿人被组织找来谈话后,还与行贿人商议如何对抗组织调查。被留置后,调查对象自恃熟悉法律法规,且前期已采取手段应对审查调查,所以,在面对专案组人员谈话,要么沉默不语、要么答非所问、要么设法激怒办案人员。

面对困难,赵江带着专案组在掌握原有证据的基础上,又加大外调工作力度,对调查对象在司法系统所办案子卷宗逐一过筛,很快趋利性执法背后权钱交易的问题进一步浮出水面。随后,调查组一方面深入相关企业开展核实,另一方面同步对其他问题开展调查取证。经过专案组20多天的连轴转,200余次谈话,400余份证据材料……调查对象违纪违法问题一个个被查实。

“我以为我做得很到位了,想着咬牙扛一段时间就过去了,最后还是我输了……”当得知自己的相关问题被组织掌握后,调查对象瞬间像泄了气的皮球——如实交代了自己收受多人贿赂、挪用公款等违纪违法和犯罪问题。

“办案的目的是挽救人、转化人”

赵江在案件查办中,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首要工作、基础性工作来做,跟同事们交流分享也常常提醒:“办案的目的是挽救人、转化人。”

2021年,水城区纪委监委收到公安机关移交的某国有企业相关人员收受贿赂问题线索。赵江在与调查对象第一次谈话时,对象就表现出一定配合的样子,在把此前在公安机关交代过的贿赂问题作了交代后,一再保证自己没有其他问题。

随着调查的深入,专案组发现了调查对象此前交代问题以外,还存在与其他商人经济往来的问题线索。结合前期谈话情况,赵江决定从谈话上突破案件。在与调查对象谈话中,赵江肯定了其前期积极交代问题情况,并从政策、党纪法规等多个方面讲清楚真正主动交代问题和欺骗组织行为的表现情形以及惩处规定。通过深入的思想政治工作,让调查对象消除侥幸心理,主动交代了调查组尚未掌握的违纪违法问题。

最终,调查对象被开除党籍,解除劳动合同,在法院审判时,因其主动交代问题、积极退赃,被予以从轻处罚,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

做思想政治工作,赵江很善于对症下药、靶向治疗。

有一次赵江在办理上级指定管辖的一起案件时,面对调查对象基础疾病多,且十分焦虑、情绪比较激动等情况,赵江连续几个晚上进行缜密思考,先后调整修改谈话方案、安全预案等10余次。从思想认识入手,通过耐心地疏导、同志式的关怀,逐渐消除了调查对象的抵触情绪,很快便完成了谈话工作。最终,调查对象受到了相应处理。

办案经历丰富的赵江在单位评价很好,比如在同事们眼中,他“干事不拖泥带水”“熟知纪法条款,办法多点子活”“工作从不喊苦喊累”……然而,他却常常表示:“跟腐败分子的较量不能怕、不能输、不能退,必须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黔清风、罗先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