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工作之窗 >队伍建设 > 

纪委书记谈监督 | 持续做深做实基层监督

日期:2025-08-06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浏览次数:

字号【

视力保护色: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抓好基层治理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江苏省东海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监督在基层治理中的基础作用,不断激活基层监督“神经末梢”,以有效监督助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构建全覆盖监督网络。压实各级党委(党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制发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人履责提示单,督促“一把手”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主动开展和自觉接受监督。发挥党内监督主导作用,构建“党委统筹指挥、纪委监委组织协调、职能部门高效协同”的联动体系,推动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等贯通融合。优化组织架构,针对基层监督力量分散实际,实施片区一体化监督办案工作机制,按照“地域相近、便于协作”原则,将21个乡镇(街道、园区)划分为5个片区,构建协作机制,县纪委监委班子成员牵头负责、派出监察员办公室统筹、乡镇(街道、园区)共同参与,实行片区人员力量统一指挥、统筹使用。

  建强多元化监督力量。统筹优化县乡村三级监督力量配置,推动基层监督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在县级层面,通过招录专业人才等方式充实纪检监察队伍,提升监督力量的专业素养和履职能力。乡镇层面,加强和推进乡镇纪委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规范乡镇纪委人员配备和职责定位,夯实基层监督的中间枢纽。村级层面,选优配强346个村(社区)纪检委员并兼任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激活基层监督“神经末梢”。强化跨部门专业协作,提升监督力量实战技能,建立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监督力量协同机制,在重大案件查办中集中优势力量攻坚。畅通社会监督渠道,搭建“线上举报平台+线下民情驿站”监督网络,建立问题线索“群众点单、部门接单、纪委督单”闭环机制,今年以来,全县反映农村基层检举控告总量同比减少19.57%。

  完善系统化工作机制。运用系统思维,着力构建高效有序、管用有效、运行畅通的工作机制。建立研判分办机制,将政治监督任务、巡视巡察移交问题线索等列为重点事项集中攻坚,日常监督和一般线索按职责分级办理,构建起“小事不出片区、难事分级破解、大案统筹攻坚”的工作格局。针对基层“熟人社会”监督难的问题,建立“发现问题与案件查办分离机制”,对疑难问题线索经审批后采取提级办理、交叉办案模式,今年以来已开展提级办理、交叉办案12件,着力破除人情干扰。明确基层监督办案工作流程,绘制乡镇纪委监督检查流程图、派出监察员办公室内部运行流程图,为基层监督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操作指引,有效解决工作流程不清晰等问题。结合实际确定个性化监督清单,比如,石湖乡、白塔埠镇纪委围绕群众关切,梳理形成涵盖民生保障、乡村振兴等领域高频问题事项27个,推动基层监督精准发力。坚持“一案一整改”,对查处的典型案件深入剖析制度漏洞和问题根源,针对性制发纪检监察建议,推动在民生资金管理等重点领域完善制度、堵塞漏洞。(张弛 作者系江苏省东海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监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