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工作之窗 >监督曝光 > 

多措并举助力监督提质增效

日期:2025-02-27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浏览次数:

字号【

视力保护色:

       监督是纪检监察机关的首要职责、第一职责、基本职责。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纪检监察机关要聚焦“国之大者”强化政治监督,确保定位更加精准、措施更加精细。

  牢牢把握政治属性,始终不渝心怀“国之大者”。纪检监察机关作为政治机关,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上担负特殊历史使命和重大政治责任,要始终将党中央政治考量和战略部署作为监督基准。聚焦“国之大者”把准监督方向。围绕筑牢政治忠诚,督促各级党委(党组)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锚定落实政治任务,制定靶向清晰、动态更新的政治监督清单,及时纠治偏向走样、打折扣、搞变通问题,保障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聚焦人民至上把准监督指向。站稳执纪执法为民、纠风治乱为民的人民立场,聚焦党中央惠民富民、促进共同富裕政策落实,紧盯教育医疗、就业养老、食药安全等重点领域和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等重点工作,督促职能部门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持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厚植党的执政基础。聚焦担当作为把准监督导向。准确把握监督的内涵与外延,坚守实事求是生命线,严格依规依纪依法,准确运用“四种形态”,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

  科学把握策略战略,深化系统治理。坚持站位要高、工作要实,在把方向、抓大事、谋长远基础上,抓好监督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抓住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把推动各级党委(党组)特别是“一把手”和班子成员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作为监督重点,全覆盖开展政治生态谈心谈话,督促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细化“四责协同”,以抓好“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紧盯政策制定、审批监管、选人用人,及时发现维护制度、落实决策、履行责任、行使权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持续加大对“关键少数”违纪违法问题查处力度,不断净化政治生态。盯住风腐一体这一关键问题。深刻把握风腐互为表里、同根同源规律性特征,健全风腐同查同治工作机制,与组织人事、治安网安、信访等部门健全信息共享、线索互移机制,畅通群众举报渠道,既“由风查腐”深挖奢靡享乐等背后贪腐问题,又“由腐纠风”深入整治不良行风作风,持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推动清风正气化风成俗。扭住案件查办这一关键环节。坚持办案是最有力的监督,紧盯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领域和岗位,深挖彻查一批有影响力的腐败案件,强化监督的震慑效应。做好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深入分析制度机制短板、监督管理缺位、制度执行不力等问题,督促相关单位完善管权治吏制度体系、强化制度执行,形成规范缜密的制度约束,释放监督治理效能。推动纪律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将正面引导和反面警示融入监督全过程,让广大党员干部在接受监督中形成遵规守纪、廉洁用权的自觉。

  精准把握提升路径,强化监督质效。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不断完善监督体系,强化自身建设。推动监督系统集成。与人大、司法、财政、审计、信访等部门建立有效沟通协作渠道,推动反腐败协调小组高效运转,推动形成以党内监督为主导,各类监督同题共答的监督体系,实现监督内容上全涵盖、对象上全覆盖、责任上全链条、制度上全贯通。优化监督方法措施。坚持守正创新,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健全完善“室组地巡企”力量整合、紧密配合、协同高效的工作机制,以蹲点调研等方式进行嵌入式、跟踪式监督,通过会前审核“三重一大”事项、深入工作一线现场检查落实情况、收集群众真实评价等方式,实现全流程、无死角监督。完善监督程序要素。结合工作实际明确专项监督、线索处置、谈话函询、初步核实、立案审查、审理处置等各环节的基本程序,形成规范严谨、条理清晰的指南、流程图等,确保始终严格按照程序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开展监督。加快数字纪检监察体系建设,通过建设数字案件中心、打造智慧监督平台等方式,充分利用信息化、大数据技术优势为监督工作赋能。(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马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