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工作之窗 >理论观点 > 

大学习·深研细悟丨理解把握“三个务必”的深刻内涵 清醒坚定做好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全省纪检监察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①

日期:2022-11-09

来源: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

浏览次数:

字号【

视力保护色:

开栏的话:

为促进全省纪检监察系统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省纪委监委网站、微信公众号、“清廉贵州”客户端即日起开设“大学习·深研细悟”栏目,约请部分纪检监察领导干部聚焦党的二十大精神谈认识体会、工作打算,推动学习贯彻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图片

理解把握“三个务必”的深刻内涵

清醒坚定做好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

省纪委常务副书记、省监委副主任黄文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上光荣。他告诫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三个务必”的提出,是党牢牢把握时代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对所处历史方位、面临形势任务、党情发展变化进行深邃分析,深刻总结新时代的新实践新经验,继承和升华党的优良传统得出的重大创新理论,体现着党强烈的使命担当、忧患意识和斗争精神,为全党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接续奋斗锚定了方位坐标、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73年前,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是在党的历史使命将要发生重大转变的关键时刻,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对全党发出的充满远见远虑的要求,包含着对我国几千年历史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包含着对我们党艰苦卓绝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包含着对胜利了的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包含着对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深刻认识,时至今日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思想意义与历史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来到了新的历史转折点。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如何实现“两个务必”的历史升华,指导我们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取得新的胜利,这是实践之需与理论之新的双重要求。

“三个务必”继承“两个务必”的精神实质,浓缩了其主要内容,告诫全党要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内敛品质,保持艰苦奋斗的奋进姿态,同时,又立足新形势新要求,清醒认识长期执政、快速发展和承平日久的情况下出现的理想信念迷失、斗争精神缺乏等突出问题,对“两个务必”进行了创造性的拓展升华,面向历史,要求我们永远牢记党的性质宗旨和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面向未来,警醒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不断打开事业发展的新天地。

“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体现了党始终为了人民的根本价值追求。我们党来自人民,为了人民,基因里深深镌刻了人民的属性。毛泽东同志指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共产党人的基本政治伦理。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共产党就是给人民办事的”,要求全体共产党员时刻做到“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充分彰显了人民领袖深厚的人民情怀。二十大报告始终贯穿“为了谁”这一根本问题,从主题到内容、从理论到实践、从目标到过程、从谋篇到布局,无不深深烙印着“人民”的印迹。报告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时,第一位的就是“坚持人民至上”;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时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阐述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时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阐述具体战略部署时强调,“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这充分说明,我们党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

新征程上,面对人民的新期待,更需要我们时刻不忘来时走过的路,不断叩问初心、担当使命,矢志不渝、笃行不怠,方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要更加自觉地站稳人民立场,始终围绕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利益履职尽责,对侵害人民利益的问题给予坚决彻底的斗争。要扎实履行监督首要职责,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着力透过现象看本质,发现表面问题背后的政治问题、立场问题。人民立场是我们提高政治判断力的根本立场。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这些问题实际上都是政绩观偏差,私心杂念、特权思想在作祟,都偏离了人民立场的根本政治立场,背离为了人民的初心使命。这些行为的出发点不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往往是为了让政绩更好看、脸上能“贴金”,为了给担当精神缺乏、斗争本领不强、实干精神不足掩非饰过。

“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展现了党始终保持解决自身独有难题、纵深推进自我革命的清醒坚定。敢于斗争是我们党的鲜明品格。我们党依靠斗争走到今天,也必然依靠斗争赢得未来。新时代新征程,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只会越来越复杂,必须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必须要时刻警惕承平日久导致的精神懈怠,要更加主动把握新的伟大斗争的历史特点,发扬斗争精神,把握斗争方向,坚定斗争意志,增强斗争本领,不断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不断推进新的伟大社会革命。

二十大报告强调,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因此,进行社会革命斗争的前提是要做好自我革命的斗争。我们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同时大也有大的难处。最大的独有的难题就是面临长期存在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以及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情况下,如何管好党治好党,永葆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确保党的长期执政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早就深刻警醒全党:“这么大一个党,处在执政地位、掌控执政资源,很容易在执政业绩光环的照耀下,出现忽略自身不足、忽视自身问题的现象,陷入‘革别人命容易,革自己命难’的境地。”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关键在于党自身,只有与“四种危险”作顽强斗争,才能积极有效应对“四种考验”。为此,我们党一直在探索、一直在实践,找到了破解这一难题的答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的窑洞里给出了第一个答案,这就是“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我们党又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自我革命。

党的二十大对新时代新阶段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化党的自我革命提出了许多新论断新要求,强调“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对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党的自我革命从体系建构上提出目标要求,我们要注重从责任体系、法规体系、执行体系、监督体系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强调“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相较于原来的提法增加了“精准化”的表述,体现了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的自觉,我们要注重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见效、督促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保证权力在正确轨道上运行等4个政治监督的重点着力,精准发现问题、精准界定问题,精准提出工作建议、精准整改落实,真正做深做实政治监督;强调“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是对“三不”一体推进基本方略的具体运用,体现了对作风进行综合治理的系统思考,我们要注重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四风”问题的危害,辨识风腐一体的规律,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强调“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只要存在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反腐败斗争就一刻不能停,必须永远吹冲锋号”,我们要始终保持反对和惩治腐败的强大力量常在,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的攻坚战、持久战。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党的自我革命的新征程中,纪检监察机关责任重大、责无旁贷,要勇于担当、敢于斗争,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踔厉奋发、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