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查整改不到位、心存侥幸,想把村级资产、资源变成私人财产和将村级资金揣进个人腰包的问题,必须以‘零容忍’的态度一查到底、严肃处理,坚决斩断伸向村级‘三资’的黑手,清除蚕食村级‘三资’的蛀虫,决不能姑息手软,强烈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信号。”
在黔西县锦星镇专项整治村级“三资”问题推进会上,该镇纪委书记蒋亮这样对镇纪检监察干部和村务(民生)监督员提出要求。
2019年年初,锦星镇纪委书记蒋亮与镇纪检监察干部一起,深入该镇某社区开展组组通公路存在问题专项监察。
“我们的小组长雷某某,这几年卖了一些集体的树木、坟地,修建通组路时,多次找他拿钱出来协调占地事宜,他不是以各种借口拒绝,就是以蛮横不讲理的态度对我们。”
“卖的钱我们都不晓得有好多,用到了哪些地方也不清楚。”
在开展监察的过程中,群众你一言我一语地向监督组强烈反映村级小组长雷某某处置集体资金不透明的问题。
“必须认真开展核实查处,给群众一个交代!决不能让群众身边的‘苍蝇’再次将手伸向村级‘三资’!”锦星镇纪委当即决定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
经查,雷某某出售村集体柴油机、磨面机、树木、水塘等,所得收入除用于修水沟、水井、水管等支出外,剩余的2520元村集体资金被其挪作个人生活开支。2019年3月,雷某某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苍蝇虽小,但直接面向广大群众,天天和老百姓打交道,其‘不起眼’的作风和腐败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切身利益,还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破坏了干群关系,不利于基层的稳定和发展,必须坚决予以清理整治。”锦星镇纪委书记蒋亮针对村民小组长截留挪用村级集体资金案件查办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对全镇“三资”管理情况进行进一步深入调研,发现全镇范围内在“三资”管理方面不同程度存在集体资产资金处置不规范、集体资金未按村财镇管要求管理、群众的知情权得不到有效保障、“三资”监督管理长期处于监管盲区等问题,决定在全镇范围内举一反三开展监督检查并督促整改落实到位。
2019年4月,锦星镇纪委督促各村(社区)全面启动村级“三资”管理专项清理工作,由点到面集中火力向村级“三资”问题开刀,并承诺在规定的自查期间将问题整改到位,及时上交集体资金的,从轻减轻处理;对清理整改不到位的,一律加重或从重处理。同时,督促镇财政分局对镇村干部就村财镇管有关规定、集体资金处置和使用程序等进行业务培训。
在为期3个月的自查清理中,锦星镇各村(社区)上交集体资金47笔,涉及资金3.1万元,并兑现相关人员承诺免予处理。
自查结束后,蒋亮坚持问题查处与面上整改双落实,以村级“三资”问题查处整改为监督“引擎”,2019年7月起率纪检监察干部对各村(社区)的自查整改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以点带面强化综合施治,发现某村2名村干部涉及截留挪用集体资金的违纪违规问题线索,并采取快查快结的方式进行查处。最终,2名村干部因截留挪用集体资金60300元和2600元分别受到开除党籍处分和党内警告处分。
为让镇村干部受警醒、存戒惧、知敬畏,蒋亮带领纪检监察干部精心筹备,在全镇开展“一案一整改”专题警示教育大会,加强村财镇管制度执行的监督,逐步规范镇“三资”管理工作,强化党员干部加强集体资金管理的意识。
2020年6月,锦星镇新街社区干部了解到,经营主体准备将流转土地内烟水配套废弃管材私自出售情况后,及时前往制止,将废弃管材出售资金300元全部上交镇财政统一管理,并主动向镇纪委报告。
2019年3月以来,镇纪委监察室共查处违规使用、截留挪用集体资金党员干部6件6人,追缴违纪资金6.65万元,督促各村(社区)按时上交集体资金30.32万元。
“动真碰硬斩断伸向村级‘三资’的黑手,坚决清除村级‘三资’蛀虫,只是蒋书记开展纪检监察工作的缩影。在履行好监督首责中,他切实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用心用情护航脱贫攻坚,积极探索‘三清单’‘三告知’‘三台账’监督机制,紧盯问题不查处不松手、整改不到位不彻底不放过。他就是一个脚踏实地敢于较真、敢于斗争、敢于向违纪违规违法行为说不的人。”说到蒋亮,该镇纪委副书记杨魂情不自禁地竖起大拇指。(黔西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