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动态】毕节市多维发力提升巡察监督质效
日期:2025-04-23
来源:毕节改革
浏览次数:
字号【 小 中 大 】
视力保护色:
毕节市多维发力提升巡察监督质效
近年来,毕节市立足基层实际,探索创新巡察方式,不断拓宽群众反映问题、参与监督渠道,让巡察“利剑”直插基层,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特色宣传连民心。结合部分少数民族乡少数民族聚居实际特点,邀请当地“专家”录制“汉语+苗语”的双语言巡察公告,通过宣传流动车、大喇叭在村里循环播报,用群众最熟悉的“乡音”传递“巡音”,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扩大宣传。如,纳雍县在对村巡察中录制“汉语+苗语”双语言巡察公告21份,在少数民族村(社区)播放“双语”音频100余次,进一步提升群众对巡察监督的知晓率。
线上线下巡民情。开展摆摊设点“街上巡”、走村串户“上门巡”,抽派少数民族干部参与巡察“接访”“下访”,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与群众“拉家常”,并引导群众使用“纪委书记便民服务直通车”的“投诉举报”栏目、扫描“码上巡察”二维码等,切实打通巡察监督直达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如,七星关区在对村巡察中,通过赶场天接访了解到群众入股合作社分红资金未及时发放问题,向当地反馈线索后,为23户群众追回被拖欠的4.36万元分红资金。
动态监督察民意。依托“护航乡村振兴智慧监督平台”等数字化监督载体,通过“大数据”实时汇聚重点领域数据,运用平台对比分析模型开展智能筛查,精准识别异常数据,结合群众反映的问题开展核查,对发现问题实行动态清零管理,不断推动巡察工作向智慧化、数字化方向发展。如,黔西市通过“大数据”筛查发现异常数据11000余条。
调研走访解民忧。严格落实“四个必访”(即产业基地必访、专业合作社必访、“两代表一委员”必访、联户联防长必访),深入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查找制约乡村振兴的突出问题和腐败问题,解决群众关切的“小问题”,赢得民心向背的“大政治”。如,赫章县通过“四个必访”挽回民生领域损失200余万元,大方县在开展对村巡察中走访147个村、群众5100余人次,推动办成群众可感可及实事38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