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教育进校园丨毕节:“因材施教”推动廉洁教育进校园
日期:2023-08-30
来源:毕节市纪委监委
浏览次数:
字号【 小 中 大 】
视力保护色:
今年以来,毕节市纪委监委瞄准中小学教育阶段,学生认知能力全面发展完善关键时期,协同教育主管部门,结合本地区生源分布广泛、教师群体基数大、民族学生聚居、思想教育课程单调等特征,开发多样化廉洁教育课程,“因材施教”推动廉洁教育办起来、实起来、强起来。
截至8月,全市开展廉洁主题活动、“廉洁第一课”530余场次,收录教师廉洁教育微课作品近200件,征集廉洁文化作品3700余件,廉洁教育活动覆盖学生88万余人。
全市征订廉洁教育教师指导用书近2万册,覆盖专兼职中小学思政课、廉洁教育课全体教师,以课本为蓝本,辅以本土元素,让廉洁教育在本土文化的沁润下生根发芽。七星关区实验小学在廉洁教育课堂注重启发学生产生情感认同,深入挖掘本土红色文化典型事例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廉洁人物故事,让孩子们在听廉洁故事的过程中传承清廉的烙印。威宁民族中学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群体,聚焦立德树人,注重理性认同,将纪法知识教育结合民俗文化习惯,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毕节市各县(市、区)纪委监委(纪检监察工委)创新发展中小学廉洁教育,督促教育部门指导学校丰富廉洁教育课程形式,部署各地各校开展文艺创作、表演竞赛,或将廉洁教育与传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廉洁教育精品课程。
金沙县开发《丰碑》《踏雪寻梅》《白居易怒打行贿人》等廉洁教育舞台情景剧,以趣促学、寓教于乐。大方县以清廉教育为主题组织师生同台竞技,开展书法、绘画创作比赛,通过写廉诗、画廉画,让师生受到廉洁文化的滋润。黔西市化屋小学把廉洁文化融入苗族蜡染刺绣等技艺教学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培养,既传承民族技艺,又传承廉洁文化。
针对教师群体,组织教师开展廉洁教育培训4600余人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评比171场次,分层分类组织学校党员干部、教职工接受警示教育8000余人次。督促开展师德师风失范问题专项整治,28名教师主动说清非职务违法问题,对8名非职务违法教师进行处理。
下一篇: 廉洁小故事丨奢香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