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7.9):《贵州日报》党风廉政建设专刊:在监督的协同性系统性实效性上下功夫——贵州统筹衔接“四项监督”有力提升监督效能
日期:2020-07-09
来源: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
浏览次数:
字号【 小 中 大 】
视力保护色:
“针对工程建设领域乱象横生问题,目前已对全州公共资源交易领域510人进行了提醒谈话,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4人……”这是去年以来,贵州省黔西南州开展公共资源交易系统专项整治所取得的成果。
黔西南州针对该州公共资源交易系统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等情况开展专项巡察,及时发现了该系统监管缺失、项目资金管理不规范等4个方面问题。州纪委监委将巡察移交的问题线索与派驻监督、审查调查等发现问题相结合,对全州公共资源交易系统开展专项整治,共排查出廉政风险点14个,细化规范工作措施34项。
这是贵州省推动“四项监督”贯通衔接,将制度优势加快转化为治理效能的生动案例之一。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进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统筹衔接。贵州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积极探索“四项监督”贯通融合的实现路径,通过整合监督力量、互通问题线索,健全完善统一决策、一体运行的执纪执法工作机制,着力构建既分工负责、衔接贯通,又协同配合、相得益彰的统筹联动工作格局,切实增强正风肃纪反腐的精准性、有效性。
力量一体调配 聚指成拳形成合力
“真没想到,我们这么快就领到了分红款。”贵州省大方县羊场镇村民赵清华拿着领到的600元养蜂项目分红款,高兴地说。
赵清华的“真没想到”,得益于该县对推进“四项监督”统筹融合的有力实践。
去年以来,大方县纪委监委建立县联乡、乡联村、村联组的网格监督机制,将29个乡(镇、街道)划分为8个片区网格,由县纪委班子成员担任组长,整合县委巡察组、派驻纪检监察组、纪检监察室、乡镇纪委等力量,通过构建“线索互享、人员共用、联动互助”等制度,一体推进“四项监督”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今年5月,该县纪委监委在开展“联动监督”时,发现羊场镇陇公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存在兑现建档立卡户项目分红资金不及时问题,该县纪委监委在督促羊场镇党委抓好问题整改的同时,结合巡视巡察、日常监督发现问题在全县开展专项整治,发现并解决问题135个,推动健全完善规范公益林补偿基金管理、农户缴纳养老保险金等相关制度12个。
“健全完善协调联动机制,有效整合监督力量,是贵州深入推进‘四项监督’的一项具体举措。”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检查室有关负责同志表示,贵州牢固树立监督工作“一盘棋”的工作思路,全面整合各类监督力量,打通各部门之间、机关与派驻之间、纪检监察与巡视巡察之间,以及干部交流、统筹使用的通道。
着眼于提高监督的质量和效能,贵州省纪委监委先后制定监督业务工作程序规范及监督工作办法等制度规范,深入推进省直部门和市县派驻机构改革,出台省纪委监委机关与派驻纪检监察机构日常联系暂行办法,健全监督检查部门、派驻机构、巡视巡察机构工作会商机制,深化巡视巡察与纪委监委机关的联动协作,着力构建党风政风监督室牵头抓总、监督检查室划片作战、派驻纪检监察组前置延伸、巡察机构定期体检的工作机制,实现对监督对象、内容、方式及结果运用的统筹谋划、靶向聚焦、分类施策。
同时,聚焦监察体制改革后,基层监督执纪力量分散,“不敢不愿不善”监督等问题短板,贵州省纪委监委积极探索推进监察职能向基层延伸的有效途径,从整合监督资源、力量入手,制定出台推动监察职能向乡(镇、街道)延伸的指导意见,统筹县纪委监委机关、派驻纪检监察组和乡镇纪委力量,完善工作机制,构建上下一体、多部门联动的监督格局。
“案件的有效突破,得益于县、乡纪检监察机构力量的整合,合力攻坚。”在谈到三都自治县查处的大河镇违规套取国家退耕还林还草补助金问题时,该县纪委监委案件监督管理室主任韦宗能如是说道。
在接到大河镇干部张某某连续多年违规套取国家退耕还林还草补助金问题的举报后。县纪委监委整合纪检监察室、巡察机构、派驻机构和乡镇纪委力量,对该案展开全面攻坚。通过发挥镇级民生监督“探头”作用、巡察“利剑”机动优势和纪检监察室、纪检监察组办案力量,建立有效的联合监督模式,不到1个月时间,查处了张某某违规套取国家退耕还林还草补助金8万余元的违纪违法问题,张某某受到严肃处理。
优势一体发挥 聚焦问题精准出击
“从巡察情况看,医疗卫生系统还一定程度存在收受药品供应商‘回扣’的问题……”去年9月,遵义市桐梓县通过巡察发现并查处了该县某镇原卫生院院长杨某收受药品供应商贿赂的违纪违法问题。
聚焦巡察发现问题,桐梓县纪委监委统筹“四项监督”同向发力,对全县医疗系统开展专项整治。一方面,由县纪委监委相关纪检监察室牵头,从涉案药品供应商着手,深入全县25个乡镇卫生院深入开展调查,相关派驻纪检监察组强化对县医保局、县卫生健康局等部门的日常监督,以约谈提醒、下达建议书等方式,推动“关键少数”履职尽责;另一方面,县委第八轮巡察进驻县医保局,并同步延伸至乡镇卫生院等开展全覆盖巡察。
通过统筹联动监督,该县共有多名乡镇卫生院院长因收受药品供应商贿赂而被查处,派驻纪检监察组对医疗系统135名党员干部进行提醒约谈,3名违纪干部主动投案,并上缴违纪所得。
“‘四项监督’各有侧重,也各有优势,如何做到各取所长、各尽其是,做好统筹衔接是前提和基础。”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贵州坚持将巡视巡察作为先遣队,根据反馈问题,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及时跟进,既切实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又实现各展所长、优势互补。
自十二届省委巡视工作启动以来,从巡视发现问题到推动问题整改的全过程,贵州一直注重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贯通融合、统筹衔接。
每轮巡视前,相关监督检查室、党风政风监督室均要结合日常监督情况,向巡视组通报被巡视地方和单位的政治生态情况,提出需要深入了解的重点人、重点事、重点问题;巡视中,建立与巡视机构沟通协商机制,加强协同配合,对发现的重要问题共同分析研判,相关派驻纪检监察机构积极协助、配合巡视工作,向巡视组提供被巡视单位领导干部问题线索处置及有关情况;巡视结束后,相关监督检查室和派驻机构将巡视整改情况作为日常监督重要内容,建立巡视整改管理台账,党风政风监督室对巡视整改情况进行统筹协调、跟踪督促,并将整改问题作为巡视“回头看”的重要内容。
在十二届贵州省委第三轮巡视期间,省委巡视组进驻六盘水市钟山区,结合相关监督检查部门日常监督发现问题,重点对区直部门开展扶贫领域专项巡视,钟山区委巡察组3名同志也同步下沉该区某乡开展巡察。进驻2天后,该乡在红香椿、板栗树种植项目中,项目实施方多次利用发票复印件重复报销费用的问题暴露出来。省、市巡视巡察组立即对发现问题进行分析研判,迅速将问题线索移交钟山区纪委监委。
线索移交后,区纪委监委立即组织有关纪检监察室和派驻纪检监察组,并抽调区委巡察组的同志共同对该问题线索进行分析研判,第一时间组织开展调查核实。短短半个月内,该项目业主单位某物管公司负责人赵某某骗取国家扶贫资金的违纪违法事实被查实,赵某某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涉嫌犯罪问题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成果一体运用 清除政治生态污垢
“我想明白了,逃避终究不是办法,与其整日担惊受怕,还不如主动向组织交代问题……”6月22日,安顺市公安系统“一案一整改”警示教育大会召开后,先后有9名党员干部来到纪检监察机关主动投案,争取组织从宽处理。
这9名党员干部的主动投案,源于安顺市纪委监委坚持“四项监督”成果一体运用,聚焦政治生态顽瘴痼疾开展专项整治所取得的成果。
去年以来,安顺市纪检监察机关严肃查处了该市普定县公安局党委原书记、局长陈某某,紫云自治县公安局党委原副书记、政委赵某等一批公安系统系列腐败和黑恶势力“保护伞”案件。
安顺市纪委监委综合巡视巡察、审查调查、监督检查、派驻监督情况,对全市公安系统政治生态进行分析研判,聚焦部分党员干部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等问题,深入开展“一案一整改”。同时,紧盯问题整改,坚持“四项监督”同向发力,通过派驻纪检监察组驻点监督,联系监督检查室抽查监督,巡察机构定期开展“回头看”等方式,督促案发单位深入查找制度漏洞、补齐监督短板,落实整改责任。
“我们始终把发现问题、整改问题,净化修复政治生态作为‘四项监督’的落脚点。”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说,既通过统筹用好各类监督成果,着力查找地方和部门政治生态存在的问题,又统筹用好“四项监督”,聚焦问题抓整改,通过一个一个领域、一个一个难题的整治,持续净化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在具体工作中,贵州省纪委监委开展政治监督活页建设,督促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四项监督”发现问题清单及监督整改情况纳入活页内容,作为党内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巡视巡察“回头看”的重要载体,针对政治监督活页反映的反复出现、整改不到位的问题,通过制发纪律检查建议书、约谈被监督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开展专项监督检查等形式,及时督促解决。
围绕被查处的典型案例,贵州深入开展“一案一整改”,做实做细以“三会两书两公开”为主要内容的警示教育,督促案发单位和地区回到“事故现场”找原因,聚焦政治生态薄弱环节找问题,举一反三、建章立制、整改落实。同时,坚持将案发单位和地区“一案一整改”情况作为“四项监督”的重要监督内容,对责任不落实、整改不到位,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的典型,严肃进行问责,确保整改落地落实。
“下一步,贵州将在提升监督质量和效能上持续发力,在推进力量互补、信息互通、成果共用上下功夫,实现‘四项监督’统筹贯通衔接、高效有序开展。”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
监督故事
“四项监督”同向发力
推动问题靶向整改
“今年我们实施了百香果种植100余亩,涉及15户贫困户79人,百香果长势很好,预计产值达56万元,人均增收7000余元。”在黔东南州从江县西山镇百香果种植基地,驻村干部潘长铭高兴地跟巡察组工作人员说。
然而今年2月,因深入调研不够,项目统筹不到位,该镇百香果种植项目选址不精准等问题被省级督战发现。
产业发展涉及群众切身利益,从江县委高度重视,以督战反馈西山镇百香果种植项目问题为例,举一反三,将各级督战调研反馈问题整改情况纳入巡察重点内容,在县委第十一轮巡察中不断探索巡察监督与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贯通融合的有效路径,推动各级督战反馈问题有效整改。
在巡察组进驻前,从江县委巡察办与县纪委监委相关派驻纪检监察组、党风政风监督室沟通,共同分析研判问题线索,明确巡察重点、形成问题台账,为巡察开展提供参考。
“派驻监督不当甩手掌柜,在与巡察组综合研判后,我们也明确专人负责,通过紧盯问题整改和问题线索办理情况,有效避免一交了之、一督了事。”从江县纪委监委派驻第四纪检监察组组长龙安霄说。
巡察开展过程中,针对发现的面上问题,巡察组要求被巡察单位立行立改,对发现涉及被巡察领导班子和个人的问题线索,由县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后,及时移交县纪委监委优先办理、快查快处。同时,县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与县委巡察组协作联动,结合各级督战反馈问题,建立问题整改监督工作清单,细化监督内容,对照清单开展监督检查,对问题整改情况实行销号管理。
对巡察期间发现的被巡察单位整改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执行力不强,导致整改工作开展难度大、推动不力等问题,从江县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实行“派单制”,将问题派发到县纪委监委各派驻纪检监察组调查核实,对松懈麻痹的及时督促纠正,对责任落实不力的,以严格执行“双问责”,倒逼被巡察单位和职能部门增强“责任共同体”意识,全面压实主体责任,推动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截至目前,从江县委第十一轮巡察共发现问题502个,已完成整改372个,整改完成率74.1%。
“通过牢固树立监督工作‘一盘棋’思想,发挥各监督主体作用,促进监督力量互补、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成果共用、制度共建,监督力量更加充实,监督力度更加强劲。”从江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统筹用好“四项监督”
整治系统突出问题
“落得今天这样的结局,都怪自己纪律意识不强,特权思想作祟,在此奉劝大家用权切不可任性……”近日,在遵义市桐梓县综合行政执法局“一案一整改”警示教育大会上,莫某某作出深刻忏悔。
莫某某是桐梓县综合行政执法局一名工勤人员,今年6月,县纪委监委根据巡察移交问题线索,严肃查处了莫某某利用参与执法的工作便利,多次收受私营业主拜年礼品礼金的违纪问题,最终,莫某某受到开除党籍处分。
“莫某某的违纪违规问题反映出行政执法领域不规范和执法人员权力任性的问题还一定程度存在,必须下大力气进行系统整治。”该案查处后,桐梓县纪委监委专门组织派驻纪检监察组、信访、巡察等部门,对行政执法系统政治生态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决定统筹“四项监督”力量开展系统整治。
随即,县纪委监委一边建议县委第八轮巡察将县公安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等行政执法部门纳入巡察“回头看”范围,把解决共性问题、突出问题与完善制度相结合,对行政执法系统进行全面“政治体检”;一边牵头整合乡镇(街道)纪(工)委力量,紧盯行政执法关键部位、重点环节,全面开展监督检查,并从抓早抓小治“未病”着眼,指导各派驻纪检监察组紧紧围绕重点建设项目、征地拆迁、行政审批等重要事项、关键环节,强化对行政执法部门的日常监督。
对监督检查、巡察中发现的问题,各监督主体适时会商、综合研判,提出整改建议并反馈相关责任单位和部门。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主动出击,充分运用好“第一种形态”,通过约谈党组主要负责人、党员干部、下达建议书等方式,推动责任落实,强化建制堵漏。
截至目前,桐梓县在对行政执法系统的巡察中,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14个,健全完善制度2项;派驻纪检监察组对行政执法系统的117名党员干部进行提醒约谈;县纪委监委专项检查组深入乡镇、街道开展监督检查3轮,督促整改问题78个,针对问题下发监察建议书5份。
“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持续强化对执法系统的监督检查力度,强化‘四项监督’贯通融合,切实提升执法规范化、公平化。”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