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日报》(6.20):大方县“三联监督” 提升扶贫民生领域监督质效
日期:2020-07-08
来源:毕节日报
浏览次数:
字号【 小 中 大 】
视力保护色:
本报讯(李 横 报道)“我尝试向民生监督员反映养老保险金问题,没想到问题很快就得到了解决。”大方县红旗街道蔬菜村四组村民陈少荣说,“自从村里成立了村务(民生)监督委员会,村里大事小事都有人管了,我心里很高兴。”
今年以来,该县纪委监委通过建立健全县联乡、乡联村、村联组“三联监督”网格化扶贫民生监督全覆盖机制,筑牢基层扶贫民生监督网络,以精准监督守好扶贫‘奶酪’,提升扶贫民生领域监督质效。
“县联乡”分片督导强推进。按就近联动原则,该县将29个乡镇(街道)划分为8个网格,每个网格设立一个网格扶贫民生监督组,纪委监委班子成员下沉一线,分片督导,靠前监督;通过授权以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乡镇(街道)纪委(纪工委)名义开展日常监督、交叉监督、审查调查等工作。目前,处置扶贫领域问题线索89个,立案55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50人。
“片区网格化的建立,实现县纪委监委与派驻纪检监察组、乡镇(街道)纪委(纪工委)的深度融合,构建“横向协同、纵向拓展”的监督格局,形成灵活高效的工作机制,推进各层级‘一把手’监督全覆盖,切实解决基层民生监督难、办案难等问题。”该县纪委监委民生监督室负责人说。
“乡联村”互动督导促落实。该县依托在组建的联村党委框架下设民生监督组,围绕区域内基层党组织贯彻落实上级重大决策部署、涉农物资分配管理使用、惠农政策等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并对联村党委开展同级监督。同时,统筹村务(民生)监督委员会工作,协助乡镇(街道)纪委(纪工委),开展日常监督工作等,促进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同时,通过组建扶贫与民生特邀监督员人才库,在开展扶贫与民生监督工作时,按照“一事一邀”方式,邀请人才库成员,滚动交叉到其他乡镇(街道)作为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与民生监督检查,破解“熟人”监管难问题,减少基层执纪工作中的“人情干扰”。
“村联组”包保督导增效能。该县将村(社区)辖区内的村民小组细化3至4个网格,由村务(民生)监督委员会成员实行网格化“一对一”包保监督。紧盯“小微权力”,坚持“一月一调度”,对发现的村党员干部涉嫌贪腐谋私、侵害群众利益等违纪违法问题,及时向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和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双报告”,不定期对上报的监督情况开展“回头看”,并通报反馈监督结果。
另外,为破解村级监督力量薄弱、手段单一等问题,该县还在289个行政村聘请村务民生监督员906名,切实发挥村级监督组织“前哨”作用,打通末梢监督“最后一米”问题。截至目前,共开展监督检查1483次,发现问题267个,解决实际问题240个。
“我们将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持续服务保障‘六稳’‘六保’重大决策部署,以严的纪律实的作风,推动各项政策措施不折不扣落地生根,切实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该县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
http://rb.bjrb.cn/html/2020-06/20/content_2_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