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头条 > 

正风反腐在身边丨我省开展影响营商环境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治理 坚决整治政商关系“亲清”不分问题

日期:2024-09-19

来源: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

浏览次数:

字号【

视力保护色:

编者按:群众对发生在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深恶痛绝,感受尤为深切。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和十三届省纪委三次全会均对惩治“蝇贪蚁腐”作出部署。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下大气力惩治“蝇贪蚁腐”,同时督促各级党组织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持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省纪委监委网站、微信公众号、“清廉贵州”客户端同步推出“正风反腐在身边”栏目,通过深度报道、监督故事、镜头、监督手记等多种形式,展现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一以贯之、一严到底惩治“蝇贪蚁腐”的鲜明态度,以及各级各相关部门深入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生动实践,敬请关注。

近日,贵州金沙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会议室座无虚席,一场关于营商环境领域的“一案一整改”警示教育大会正在召开。

“吴章作为国企关键少数,利用职务便利多次在工程承揽、项目验收等方面为商人老板提供帮助,心安理得接受‘迎来送往’,严重损害‘亲清’政商关系。”警示教育片《欲之害》深刻剖析该公司原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吴章以权谋私违规干预插手工程项目等破坏营商环境典型案件。

毕节市金沙县纪委监委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治理,在此前开展的监督工作中发现吴章“吃老板”“收老板”等破坏营商环境行为的问题线索后,组织精干力量开展核实。最终查实吴章与企业老板大搞官商勾结、权钱交易,收受或索取财物价值数百万元,严重破坏营商环境,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零八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六十万元。

官商勾结直接破坏公平公正的市场规则,对营商环境影响极大。省纪委监委紧盯影响营商环境的堵点卡点,在全省部署开展影响营商环境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治理,坚决查处官商勾结、利益输送、以权谋私等损害营商环境的行为,把监督、办案、整改、治理贯通起来,清除破坏营商环境的“绊脚石”。今年1至7月,全省专项整治工作中,发现影响营商环境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993个,立案644件,党纪政务处分281人。

“为深入挖掘营商环境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用好‘深学习、实调研、抓落实’工作方法,就‘招商引资领域突出问题’主题开展专题调研,深入实地调研走访,深挖根源表现,有针对性提出整治建议。”省纪委监委第一监督检查室有关负责同志表示。

瞄准监督重点,省纪委监委制发开展影响营商环境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聚焦政策落实不到位、政务服务不作为、行政执法不规范、政商关系亲清不分4类问题,深化运用“室组”“组组”“室组地”联动机制,按月调度专项治理情况。

“为精准发现给企业增加负担、影响企业经营发展、破坏营商环境等方面问题,我们从信访举报受理、问题线索处置、下沉走访调研等方面全面排查。”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有关同志介绍。

几种排查方式都发现了不少问题。比如,黔南州纪委监委在排查违规经商办企业相关举报中,发现某县房地产管理服务中心5名领导干部经商办企业获利问题;遵义市仁怀市纪委监委在深入辖区各企业、窗口服务一线开展“调研式”监督中,发现市场监督管理局坛厂分局局长唐某某在对某公司安全设施整改验收过程中,收受高档香烟问题。

同时,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加强与政务服务中心、信访、投促、司法等职能部门沟通协作和信息共享,对“12388”信访举报、“12345”便民服务热线反映问题逐项研判筛选梳理,建立台账。

针对发现的问题,各地发挥联动机制作用,优先处置破坏营商环境的问题线索,聚焦市场主体发展、第三方服务、企业诉求问题办理、审批服务效率、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等重点领域强化监督执纪执法,既坚决整治对企业诉求不关心不回应、不积极不主动、不担当不作为等“清”而不“亲”行为,又坚决查处政商勾结、滥用职权、权钱交易、利益输送等“亲”而不“清”行为。

“贵州省炉碧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文某某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多次违规接受管理服务对象提供的娱乐活动……”近日,黔东南州凯里市纪委监委组织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警示教育会,会上点名道姓通报了近期查处的损害营商环境典型案例。

黔东南州纪委监委围绕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优化政务服务,保护支持市场主体发展等方面细化16项监督任务,深化运用片区协作机制,采取“蹲点式”“体验式”“嵌入式”等方式深入相关职能部门、服务窗口、企业和群众一线开展明察暗访。截至8月底,全州共查处影响营商环境问题113个,立案65件,党纪政务处分24人。

贵阳市云岩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金鸭分局工作人员邵某某利用职务便利,向辖区商户违规收取食品经营许可证“代办费”;铜仁市德江县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田某某在工作中收受企业财物……针对查处的典型案例,各地通过多种形式通报曝光,形成有力震慑。

坚持个案查处与系统整治相结合,查改治一体发力,把深化以案促改与净化政治生态、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企业发展贯通起来。

结合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省投资促进局等被监督单位优化营商环境建设职能职责,省纪委监委派驻省商务厅纪检监察组针对前期监督查处被监督单位个别党员干部收受管理服务对象礼品礼金等问题,督促相关部门健全完善《贵州省商务厅项目预审实施办法(试行)》等12个制度,坚决堵塞营商环境制度不健全、监管执法不规范、审评审批不公平等制度机制漏洞。

仁怀市纪委监委结合发现的市场监督管理局坛厂分局局长唐某某履职过程中收受高档香烟问题,分类梳理形成问题清单反馈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限期整改,同时联合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出台《仁怀市优化营商环境问责机制》,督促健全完善《仁怀市政务服务投诉诉求接处工作制度(试行)》等5项制度,为推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制度保障。(黔清风)

监督故事

遵义:清除破坏营商环境“绊脚石”

“他担任‘一把手’后,私欲膨胀、见钱眼开,多次接受商人老板的宴请和礼品礼金……”谈起遵义红创区原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刘某某与不法商人沆瀣一气,利用手中职权大肆收钱敛财的违纪违法行为,办案人员直摇头。

“一把手”带头搞腐败,既破坏当地政治生态,更影响营商环境建设。此前,遵义市纪委监委第三监督检查室收到刘某某搞权力寻租、收受贿赂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问题线索,鉴于反映情况具体且可查性强,该室坚决向破坏营商环境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亮剑,立即开展初核工作。

“这里建设项目多、涉及面广,可我们只能望而兴叹。”

“采购公告发布后,明明我们更符合供应要求且具备性价比,但最后却落标。”

……

遵义红创区的核心区域“花茂村—苟坝景区”是“贵州省100个重点旅游景区、遵义市四大文化旅游园区”之一,区位优势明显,资源资金密集。为充分了解相关情况,办案人员到实地走访周边企业和群众,发现该区有关工程项目存在不走招投标程序,直接指定特定关系人承建的问题。

“营商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我们坚决整治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破坏公平竞争环境的行为。”经过前期深入细致摸排,在问题线索初步核实、掌握大量确凿证据的情况下,第三监督检查室报请批准对刘某某立案调查并采取留置措施。

“我没有收过一分钱,你们不要冤枉我!”留置初期,刘某某态度强硬、矢口否认自己在项目建设等方面为商人老板提供帮助。

为找到突破口,办案组深入分析案情,制定详细方案,在做好充分准备前提下对其开展谈话工作。同时,加大外查力度、固定扎实证据,几番“交手”下来,刘某某的心理防线土崩瓦解,如实交代了自己的违纪违法事实。

无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收受礼品礼金,违规接受宴请,违规接受旅游安排,违规收受住房装修费用;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滥用职权……最终,刘某某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并处罚金50万元。

刘某某在迟来的忏悔中谈到,“我明知道这些工程老板看中的是我手中的权力,但在全方位服务和金钱的诱惑下,我‘沦陷’了,对他们‘百般照顾’、有求必应……如今落个身败名裂的结局,真是悔不当初!”

查办案件不是最终目的,还市场以公道,让竞争更公平,以良好政治生态保障高质量发展才是关键。今年以来,遵义市纪委监委以办案为引领,通过严查快处破坏营商环境问题线索,加大营商环境典型问题通报曝光力度,以正风肃纪反腐成效助力全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截至目前,发现破坏营商环境问题194个,立案137人,党纪政务处分79人,通报典型案例12起。(通讯员  刘镱)

工作体悟

监督护航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遵义市纪委监委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有关工作部署,深入开展影响营商环境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治理,以监督“硬约束”优化营商“软环境”。

专项整治,清除“绊脚石”。制定《遵义市营商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明确司法不公、任性用权、选择执法等7项整治重点,结合监督部门行业特点,从全市12345便民服务热线中筛选涉及营商环境的诉求和反映,梳理形成重点监督任务清单,细化“调研式”“约谈式”等6项监督举措,坚持一周一调度、一月一通报、一季一分析,确保专项整治有方向、有重点、有成效。

锚定堵点,做实“硬监督”。积极探索一室一专项、一组一主题、一县一领域监督工作路径,由市纪委监委5个监督检查室分别聚焦一个小切口,大力整治以权寻租、靠企吃企等5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同时,通过“室组”联动、“室组地”联合、“321监督人才”实战练兵等方式开展集中监督,采取模拟办事、明察暗访等方式抓实日常监督,大力整治影响营商环境背后的责风腐问题。 (遵义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委副主任  王伟)